>>> 2003年第4期

影响总统一生的爱

作者:澜 涛




   从欧洲回来看你
  
  富兰克林·罗斯福生性好动,小学的时候他得了猩红热,被隔离在戈登学校的医院里,这让他很是苦恼,可他一点办法也没有。一天,红砖墙上的刮擦声把他吓了一跳,接着,他听到窗户被一只戴着手套的手轻轻敲了一下,随后便看到母亲萨拉·德拉诺·罗斯福正朝房间里凝望。罗斯福很惊讶,母亲应该正在欧洲才对的啊!更让他惊讶的是,一向注重言行举止的母亲居然会冒着危险站在一架工人用的梯子上来探视自己——这样既可以看到他,又不违背不准探视的规定。
  萨拉不做什么,只是每天都来看望罗斯福,来了,也就是陪他说话,或者读书给他听。
  小罗斯福很感动,他更佩服的是,母亲在知道他生病后会果断地从欧洲赶回美国,并冒着危险爬到梯子上探视自己。多少年后,当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的时候,还似乎常常能够听到当年母亲隔着医院窗户给自己读书的声音……
  
  到大学去读书
  
  林顿16岁的时候,中学毕业了,他宣称自己受的教育已经足够了,然后就悄悄地和几个朋友去了加利福尼亚,全然没有顾及母亲丽贝卡的沮丧和泪水。两年后,无路可去的林顿回到了约翰城,回到了母亲身旁。
  白天,他拿着凿子和铲子在公路队工作,晚上,他在路边的旅馆里追欢逐乐,生活每况愈下。一天,他精疲力尽地回到家,仰躺到床上,四肢伸开,无助地问母亲:“妈妈,我已经试过靠双手生活。如果你愿意帮我,我准备试着用我的头脑生活。”
  贝丽卡立刻跑到电话机旁,给得克萨斯州教育学院的院长塞西尔·伊文斯博士打电话,伊文斯答应给林顿一个校园里的工作。但一个月40美元左右的最低生活费成了林顿改变生活的阻碍。没有银行愿意把钱借给林顿,贝丽卡回到了家乡布兰科,从一家银行贷款75美元。
  为了确保林顿通过入学考试,贝丽卡每天都陪着林顿一起学习。1927年3月,林顿终于成为得克萨斯州教育学院的一名大学生,他在为校报写的一篇文章中宣称:“你想在生活中实现的目标几乎完全取决于你想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高度专心和强烈的进取心会使一个人在他选择的任何工作中获得成功。”而这些正是贝丽卡曾经一遍遍鼓励他的话。
  现在,贝丽卡和她的总统儿子约翰逊都已经躺在约翰逊城他们家墓地多节的槲树下,但母子俩的进取精神却影响着很多活着的人。
  
  早餐前的50个馅饼
  
  每天早上4点,惠梯尔城还在酣睡,尼克松家的厨房里已经亮起了灯光。汉娜系上围裙,生起炉子,开始工作了——她必须要在早餐前给店里烤好50个馅饼和蛋糕。到下班的时候,这些馅饼和蛋糕全部卖掉,就可以赚到35美分。
  汉娜每天都会准时起床做这份工作。生活的艰难并没有让她畏缩和放弃,她依然相信着命运在前方撒下了鲜花的种子。
  1968年,汉娜病重卧床不起,尼克松站在母亲的床边恳求着:“现在,妈妈,你不要放弃。”汉娜斜靠在床上,眼睛熠熠发光:“你不要放弃。”那一年,当尼克松成为美国的新总统,母亲却已经听不到他的就职演说了。
  尼克松在就职演说后,喃喃自语了一句“不要放弃”,不知道是说给自己,还是说给母亲汉娜。
  
  去迎接适合自己的角色
  
  里根还不到5岁的时候,母亲内莉·里根为一所教堂排了一出戏,她问里根想不想扮演一个角色,里根欣然点头。背台词、排练……对于一个不到5岁的孩子,这样的任务似乎有些重。但里根很感兴趣,学得很认真很投入。最终,他没有让母亲失望,从登上临时舞台那一刻起,他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演员一样,演出无可挑剔,一直到他将自己的角色定位成白宫的主人。
  当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还清晰地记得他5岁那年的第一次登台演出。他说,是母亲将他推向了舞台,教会他去主动争取。
  母爱的力量将会弥漫一个人一生。
  成就总统也许需要具备很多素质和机遇。但总会有些素质是成就一个人不可缺少的。这些第一母亲,用他们最杰出的作品——儿子,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些信息……
  (秦国贞荐自《现代交际》2002年第10期)
  责编:欧阳灼插图姚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