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3期

虫洞

作者:王宪忠




   六十多年前,当宇宙航行的概念被人们刚刚提出的时候,爱因斯坦已经提出了“虫洞”的理论。什么是“虫洞”呢?简单地说,虫洞是宇宙中的隧道,它能扭曲空间,可以让原本相隔亿万千米的地方变成近在咫尺。
  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科学家对虫洞进行过广泛的研究,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理论上也许可以使用虫洞,但虫洞的引力过大,会毁灭所有进入它的东西,因此,实际上不可能用在宇宙航行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研究却发现,虫洞的超强力场可以通过“负质量”来中和,起到稳定虫洞能量场的作用。相对于拥有“正质量”,可能产生能量的“(正)物质”、“反物质”拥有“负质量”,可以吸去周围所有能量。像虫洞一样,“负质量”也曾被认为只存在于理论之中。不过,现在人们已经打破这种观念,世界上的许多实验室已经成功地证明了“负质量”能存在于现实世界,并且通过航天器在太空中捕捉到了微量的“负质量”。
  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物理系研究人员的计算,“负质量”可以用来控制虫洞。他们指出,“负质量”能扩大原本细小的虫洞,使它们足以让宇宙飞船穿过。他们的研究结果引起了各国航天部门的极大兴趣,许多国家已决定拨巨资资助虫洞的研究,期望虫洞能实际用在太空航行上。
  宇航科学家认为,对虫洞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今后可能要走漫长的路,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它潜在的回报实在太大,不容忽视。虫洞的研究会带来人类航天事业的革命,令我们最终可以进行星际航行。如果研究成功,人类可能需要重新估计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和位置。现在,人类被“困”在地球上,要航行到其他星球上,除月球和其他行星外,动辄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是活人不可能办到的。但是,未来的宇宙航行却有可能通过虫洞,在一瞬间到达宇宙中遥远而又遥远的地方,那将是多么美妙的境地。
  据科学家观测,宇宙中充斥着数以百万计的虫洞,但很少有直径超过10万千米的,而这个宽度正是宇宙飞船安全航行的最低要求。“负质量”的发现为利用虫洞创造了新的契机,可以利用它去扩大和稳定细小的虫洞。
  虫洞,不再是神秘的东西,它需要生产大量的“负质量”,然后把“负质量”传送到虫洞中,把虫洞打开,并强化它的结构,使其稳定,就可以使宇宙飞船通过。只有这样,虫洞才能让人类瞬间纵横宇宙!
  (周景高荐自《青年科学》2002年第11期)
  责编:江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