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3期

动手才会动脑

作者:黄学锋




  德国人的聪明、智慧举世闻名,但它不是天生的,这源于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从小在“家庭小工厂”锻炼。
  
  小时候在我记忆中,有许多德国大作家、诗人、哲学家、史学家同时又是卓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同时还有许多大科学家也是文学家和诗人。那时我就羡慕和钦佩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能力。以后在我与德国人的接触和交往中,他们勤劳勇敢、朴实无华、自己动手、一专多能的优秀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我也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也许中国古老传统文化与西方的不同。中国自古就有“君子”与“小人”之分,两者泾渭分明壁垒森严。“君子”是“动口不动手”、“惟有读书高”的读书人;“小人”则是除读书人外那些“难养”的专门干“万般皆下品”活儿的人们。因此许多中国“君子”往往自视清高,不理俗务,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久而久之他们变得口能高谈雄辩悬河泻水滔滔不绝,手则左支右绌笨拙难堪不胜其任。在德国人意识中“动口”(动脑)和“动手”绝无泾清渭浊、高低贵贱之分。他们认为动口(动脑)和动手都是解决问题的平等手段,不能截然分开,当一种手段解决不了问题时,就采用另一种手段。自己动口让人动手或自己动手让人动口都是不可思议的。
  也许我国教育方式与西方有别。我国文理科界线过于分明,文者不懂理,理者不能文。在德国不仅文理兼容者大有其人,在他们的成语词汇中也找不到“隔行如隔山”的说法。德国人认为即使有山也会翻山越岭,决不会让山挡住去路。因此德国有大量“水陆两栖”(文理皆通)甚至“海陆空”(多专多能)人才。许多德国人有第二第三甚至第四职业,一个人同时端着几个饭碗吃饭的现象十分常见。有的公司雇用一个人等于雇用几个人,工作效率极高。
  由于以上原因,在德国我亲眼见过许多德国“君子”愉快地从事各种体力劳动,以“君子”之手干“小人”之活儿。例如议员在家里爬过房顶修整瓦片,坐在梯子上粉刷墙壁;大公司老板在庭院里满头大汗推着剪草机来回奔忙;大学文科教授自己组装电脑,设计连接家庭电脑网络;学者修打火机、配钥匙、安装上下水管道等等。如果你在德国看到市长钻进车下修理汽车,理工科专家坐在沙滩上兴致勃勃地赋诗作画,作家修理电脑,政府官员驾驶汽艇,演员明星驾驶自家小飞机,千万不要大惊小怪。这些教授、作家、官员和明星的角色是多样性的,随着场合不同身份不断变化,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时才从事本行。
  我结识的德国朋友中不乏动手能力特别强,一专多能者。其实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动手能力并非天赋和与生俱来,也是后来培养锻炼出来的。德国人一般都有自己的单层或若干层小楼房,房内有面积很大用途不同的地下室,但几乎家家都在地下室辟出一间“家庭小工厂”。尽管各家“小工厂”的规模、大小、条件和设施不尽相同,目的都是用来为家庭服务,供大人和孩子在这里维修、拆卸、安装、加工制造、做实验等等。
  卡尔先生是研究欧洲古代哲学史的教授,一天他带我参观了他家地下室的“小工厂”。他的家是一座漂亮的别墅式三层楼房,当我们来到宽敞的地下室时,我问他:“为什么‘小工厂’都在地下室里?”他说:“为避免影响他人,所以设在地下室,另外也可以节省室内居住空间。”
  这间“小工厂”约有十七八平方米,四周墙上和天棚上都用雕花隔音板材装饰,屋顶安装了四只可调聚光灯。室内中间摆放一个大台子,上面固定着一台大老虎钳和夹具,还有两台电子加工设备。工作台下面都是一个个小抽屉,里面装满各种规模的钉子、螺钉、螺帽、垫圈、管件、电子元件和各种材料等。靠墙摆放了一排工具柜,打开柜子顿时令我目瞪口呆,这简直是个工具展览馆,从原始工具到现代化工具,从木工、瓦工工具到钳工、焊工工具应有尽有。工具柜设计合理,工具摆放井然有序,常用工具挂在柜壁上,拿取极为方便。
  “这么多工具能用得了吗?”我不解地问道。“工具到用时方恨少啊!”卡尔答道。接着他又向我做了解释,原来德国人没有借用工具的习惯,自己要用的工具都要自己置备齐全。“本来很多事情人们都可以自己干,只是由于没有或缺少工具才变得束手无策,长此以往人会变得懒惰和有依赖性。工具多备有好处,它促使人自己动手,使人能干和勤奋。”他说。我想,难怪国内维修业那么发达,很多人家无论什么东西坏了都得拿出去修理。一是我们缺少自己动手的意识,二是我们的确没有这种条件。
  卡尔和许多德国人家一样,“家庭小工厂”是几代人攒下的,真是要啥有啥。在国内普通人家哪会置备这些东西?哪有这么大的一间房子用来做“工厂”?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家里东西坏了即使自己能修,由于没有必要的工具也修不了,为修一点东西再买工具更犯不上,还不如拿出去花点钱修一下算了。德国人想的是,东西有可能再坏,一次性买工具的钱只是几次维修费用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工具可以几代人用,有了工具学了手艺,工具和本领永远是属于自己的。
  “德国有句名言:‘用自己的手打自己的天下’,瞧!我这不是用自己的手打下了自己的小天下。”卡尔边说边摊开双手指了指他的家。的确,卡尔是自己打下了天下,他的这栋三层小楼房除了设计和盖房是请人帮忙,余下的事情都是他自己干的,如房屋及地下室装修、厨房和卫生间的设计和安装等。我看到卡尔的“家庭小工厂”工具柜里有许多家庭装修用的工具,靠窗户的墙角堆放了各种建筑装修材料,这里显然也是家庭装修的“基地”。
  卡尔告诉我,凡事自己动手干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以此来影响和培养下一代。卡尔说:“德国人重‘身教’轻‘言传’,要用父母的行动教育孩子,让他们懂得一切靠自己而不能坐享其成,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
  (杨德良摘自《希望月报》2002年第11期)
  责编:子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