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3期

让每个孩子都看到一生希望

作者:杨淑英




   俗话说,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做父母的,总企盼子女受到良好教育,成为栋梁之才。但有些家庭的窘境,却让孩子背上了不该有的精神负担,影响了学习。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的王崧舟校长曾做过一个调查:拱北小区现有常住人口5万左右,除去孩子和老人,真正的劳动力其实才2万人,而这其中下岗职工有8000多人。这就意味着对于招收拱北小区辖区内适龄儿童的拱小来说,在校学习的孩子中有一半来自下岗职工家庭。
  学校无力改变孩子的家庭条件,但却有义务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良好教育。于是,拱宸桥小学尝试着推出了一种叫做“新成功教育”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师生之间互相尊重、理解、赏识和激励;提倡学生多举手,多为同学鼓掌,从点滴做起,培养自信、自尊、自强,不歧视任何一个低差生,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良好教育。王崧舟校长把这种教育方法归纳为“新成功教育和人的发展”。
  
  今天你举手了吗
  
  走进拱小的每一个教室,大黑板上是这样的文字:成功从举手开始,今天你举手了吗?
  王校长经常到班里听课。这天他走进了三年级的一堂语文课。那堂课上的是《背兜》。当读到“小孩子放下背兜,轻轻嘘了一口”时,老师让学生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嘘”这个词用在这里特别传神。校长边上的两个孩子的讨论答案非常精彩。可是老师让同学举手说说讨论结果的时候,他们两人都没举手。
  “为什么不举手?”校长不解。
  “我害怕。”学生轻声回答。
  学生轻轻的回答,却重重打在了校长心上。
  为此,校长在全校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全校700个学生,有三分之一害怕举手发言。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孩子失去了那份站起来发表自己观点的勇气。
  学校要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大胆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对他们而言,举手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动作,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理状态的反应,一种战胜恐惧的成功体验。而这成功的体验会激励每一个孩子取得更大成功。
  
  鼓掌为同学加油
  
  上课时间走进拱小,经常会听到各个教室传出的掌声。因为在这里,哪个同学的问题回答对了,回答问题时的声音响亮了,都会得到老师、同学的掌声。
  越是自卑的孩子,越是不敢去夸奖别人,因为他们总觉得自己没有这样的资格。拱小每个教室内的“掌声文化”,不仅让孩子明白了,其实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支持别人,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养成一种良好的心态,懂得去欣赏别人。“一个成功的孩子首先应是懂得欣赏人、胸襟开阔的人。”
  五(4)班的唐恩铭,刚从四川过来时,那口带着浓浓方言的普通话,引来了不少人的讥笑。
  期中考试时,老师收到了唐恩铭的作文《我的家》。第二天评卷,老师将唐恩铭的作文读给了大家听:
  我的家像一组平行线。我和外婆是一条线,爸爸和妈妈又是一条线。我们总是相隔很远:一条线在四川;爸爸妈妈在杭州。不过现在我终于和爸爸、妈妈合在一起了!
  记得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开始住校了。每星期我都会带上三元五角钱、一点点咸菜、四斤米,还有五个饭盒,然后在学校里过上五天。所以那时,一到星期天的傍晚,我就流眼泪,因为我要离开外婆,背上行囊,踏上去学校的崎岖的山路。
  有一回,天上下着蒙蒙细雨。走了好长好长路,我终于到了学校,但却发现没有带饭盒!顿时,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的邻居唐恩勇看到了,他说:“还犹豫什么,快点回家吧,要不然你下个星期就吃不到饭了。”我望了望耸立在眼前的高山,又望了望脚下这条陡峭而又弯曲的山路……没有考虑的时间了。我奔出学校大门,穿过一条田坎,走进了第一个村子,马不停蹄地赶了30分钟,身上,我已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开始过林阴道了,里面不但阴暗,还埋了很多死人,一个个凸起的坟包, 就是一个个另外的世界,一想这些,就觉得毛骨悚然。可是想到过了这个林阴道,就马上可以到家了,我鼓起了勇气。
  到家了,我一步跨进门槛,这时外婆和舅爷在谈话,我一下子扑在外婆暖和的怀抱里,外婆看着我满身的泥水问我怎么回事。我哭着说:“我的饭盒忘带了!”外婆麻利地帮我收拾好一切,我又上路了……
  晚上,我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想心事。“你想家吗?”不知谁问了我一声。我悄悄地把头躲进了被窝,我怕同学看到我流泪的样子。我想家,我还想念那个把我从两岁一直抚养到十二岁的老人——我的外婆!可是,我也很高兴,因为今天我回了两次家。
  当老师读完那篇作文时,教室里特别静。许久,响起一片掌声。
  “教室里的掌声,凝聚了孩子们的心,拉近了每个孩子之间的距离。”开家长会的时候,唐恩铭的父母拉着班主任的手,不停地说:“跑了这么多地方,我们的孩子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这里没有不及格的学生
  
  翻开拱小学生的作业本,人们几乎很难发现刺眼的红叉叉。因为在这里,老师批作业是不打叉的。批出的考卷也从来没有不及格的。
  孩子的作业写错了,老师会打一个问号,或者空着。“每个孩子都能自己改正错误,改正了就是进步。”等本子再次收回来时,如果孩子们将错误改回来了,老师会在上面再打勾。“我们从来不吝啬把红五星多给那些知错就改的学生。”
  在这里没有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如果第一次没考好,那就老师辅导后再考,第二次还考不好,那就考第三次,直到考好为止。“考试的目的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知识。”
  每个星期,每个班还会选一个成功之星,然后推选到学校,下星期一升旗时讲话,接受大家的鼓励。“对于孩子们来说,进步了就是成功了,哪怕只是一点点。”
  
  我成功我快乐
  
  拱小有个著名的“淘气大王”。以前他不守纪律,从不肯好好听课,作业能赖则赖,或者干脆不做;欺负同学,随便拿别人东西,随便骂人打人……
  今年开学,班主任趁干部改选时,有意让他当了体育小组长,并让他负责手工制作的收集。
  碰到他爸爸时,班主任再不告状,却总告诉说,他又进步了,希望家里配合。
  这天上课“淘气大王”没有离开座位,下午破天荒地按时按量完成作业。老师适时地在他的本子上多加了一个红五星。
  一段时间没有同学报告“淘气大王”打了人,老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
  上个星期,经同学一致推荐,他当选为“成功之星”。在家长会上,他被邀请参加,当着全体家长的面,老师发了一张别致的“喜报”。
  在记者的采访本上,曾经的“淘气大王”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还要努力,因为我心里想着成功。成功了,老师和同学都会表扬我。我会很高兴。爸爸也会高兴的。”
  成功让孩子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其实,这种快乐影响的何止是孩子。
  二年级有一个孩子,两个班主任请他给家长带去一份喜报。正做饭的母亲,来不及放下锅铲,飞奔出来:我家的孩子也能拿奖状!当看到那份大大的喜报时,母亲高兴得差点落泪。这个普通的家庭,从此因为孩子的进步而快乐起来了。父亲暴躁的脾气,因为那份大大的喜报而平静了。以前不愿做早饭给他吃的母亲,现在只要有空,一定让他吃得饱饱的。孩子也变了,原先总是穿着脏衣服的他,变得干净了。
  
  丑小鸭说
  
  《丑小鸭》是三年级的一篇课文。那天上完课,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份关于安徒生生平事迹的材料:“读完这份资料,再想想丑小鸭经历过的一次又一次的磨难,同学们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说吧。”
  学生们都点头,然后在笔记本上留下了这样的话——
  蒋琦:读了丑小鸭和安徒生的故事,我知道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磨难,但只要你相信自己,坚持到底,成功就会来到你的身边。
  陈思青:是金子总会闪光。我仿佛听到安徒生在跟我说,孩子,相信自己吧!幸福的那一天一定会来到。
  夏成璐:我忘不了丑小鸭经历过的种种磨难,也忘不了丑小鸭成为白天鹅时的快乐和幸福,更忘不了丑小鸭战胜磨难、取得成功的秘诀——相信自己,我能成功。
  (丁富强荐自2002年11月27日《都市快报》)
   责编:涂乃登插图: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