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和妄心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彼亦曰心,

  虽名为心,

  蔽惑此心。

  莫弃此心,

  以此之心,

  去彼之心。

  这里,第一行的心是妄心,它既是虚妄,迷乱真心,所以不好。第二行的心是妄心。第三行指的是表示本心,它被妄心迷乱。第四行的心是指本心,第五行的心也是指本心,第六行的心是指妄心。

  这首诗要说的,就是真与妄的不同。心有真妄之分,如果你能发现本心,依此而行,一切都正大光明。如果本心因为受妄心的遮蔽而扭曲、玷污,一切行为也就扭曲、玷污了。

  本心和妄心并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实体。本心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在父母生我们之前就存在了。它是无形无迹,无生无灭的。父母生了我们的身,但是,因为心是无形无质的,所以我们不能说它是父母所生。与生俱来的不过是我们的身体罢了。

  禅的教诲,就是让人和心沟通。但是也有许多伪经的存在。很多人,说的话虽然相近,但路却不正。所以那些自认为是禅宗的人并不是一类。

  当我们谈到妄心时,其实指的是血气,它是从个人角度和主观方面来说的。血气就是血的流动,当血流上涌时,人们的脸色就会改变,并开始动怒。

  同样,当人们看不起我们所喜欢的东西时,我们就会变得恼怒和愤恨。但是,当别人和我们一样痛恨我们所不喜欢的东西时,我们就会很高兴地赞同他们的意见,并且以错为对。

  当人们接受了贵重的馈赠时,总是心花怒放,眉开眼笑,血流上涌,使他们的脸上光彩焕发。这时候,他们就会指鹿为马,认非为是。

  上面所说的,就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情形的时候,由地受肉体中血气的影响而产生的各种心灵状态,它们被称为“妄心”。

  妄心起则本心隐,一旦生有妄心,就会起种种恶事。有智慧的人们得到褒誉,就是因为他们能用本心去除妄心。在没有智慧的人们那里,本心是被隐藏起来的,而妄心的力量却很强大;所以他们总是做错事,玷污自己的名誉。

  虽然上文引用的诗句很平常,它却很好地说明了真和假的区别。如果凭妄心而动,那么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比如,若受妄心支配,你在决斗时一定会失败,你的弓箭和枪不能命中目标,甚至你连马也不能骑;如果你演戏或跳舞,就会又难看又难听;无论你说什么,肯定都会说错。什么事情都不对劲。相反地,如果你听从本心,那么你做什么都会很好。

  人们在头脑中编织谎言,却声称它们都是真实的。这就是妄心的活动,它的虚假变得明显而容易发现了。如果说话的人心中有的是真实,听的人最的总是能意识到它,并不需要解释和推理。本心是不需要推是和理由的。

  妄心是心的病障;去除妄心就是破除心病。却除了病,心就会健康起来;健康的心就被称为本心。如果你按照本心做事,就能更好地掌握兵法的奥妙。当然,这个原则也不例外地和一切事物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