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上) 甄别宝藏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人家学校都是校长的话管用,怎么你们学校张三的话一点用也不管?
  嘿嘿,别想了,张三不是校长
  传统的六要素理论“记叙文有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上个世纪初形成的。在当时的认识水平下,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但用于指导同学们作文,却还不够管用。仔细分析,这个传统的六要素理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些经不住推敲。
  其一、理论上,现代科技认为,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元素都能戴上“要素”这个头衔的。一般,称得上要素的元素,必须同时具备下面三个条件:
  1、要素是那些各管一方,集合起来能控制事物基本局面的元素。
  例如:阳光、空气和水,是维持人类生命的三大要素,只要它们存在,人类的生命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就不会消失。
  2、要素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给全局带来放大很多倍的影响。
  比如:空气中臭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稍有变化,都会给人类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影响。
  3、要素是事物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缺少了,事物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例如:如果没有了阳光,一年内,人类将不复存在;如果没有了水,一个月内,人类将全部回到天堂;如果没有了空气,一个小时内,人类就会灭亡;
  反之,猪肉,很多人都喜欢吃,它是维持人类生命的元素之一。但健康长寿的人当中,一辈子没有吃过猪肉的,也大有人在。所以,猪肉不是维系人类生命的要素。
  那么,传统作文理论认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是记叙文的六要素,是凭感觉得出的,还是有什么理论根据推导出来的?
  其二、实际作文中,如果传统的六要素理论成立,一篇六要素齐全的记叙文,应该是一篇基本结构不错,起评分至少在百分制的75--80分的中档文章;如果六要素不齐全,文章就会有重大缺陷,分数也不会过60。
  实际结果却不是这样!
  上节最后一个举例:肖英的《记春节文艺晚会》,显然就是按记叙文传统六要素的要求去做的,其六要素一应俱全,但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篇很难及格的文章。
  某年,英国一机构举办记叙文征文大赛,且要求语言简洁、内容要涉及王室、宗教、性和神秘。大赛揭晓,获得第一名的作文连标点符号都算在内,只有16个字,全文是:
  “上帝啊,女王怀孕了,这是谁干的?”
  这篇16字的记叙文,传统的六要素缺了三个:时间、地点、事情的经过,只有人物(上帝、女王、说话者)、事情的起因(女王怀孕了)和结果(大家想知道这是谁干的)。可没有人说这不是一篇好文章。
  在这里,不是号召大家都去写十几个字的作文,毕竟,中、高考对作文的字数有要求,但通过这两篇文章反映出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六要素齐全的文章有可能不及格,六要素不齐全的文章却很精彩,如何解释呢?
  我们只能得到一个结论:传统记叙文的六要素理论的确“似是而非”,看起来很正确,实际却满不是那么回事。
  也有的同学说:你这是在偷换概念。传统六要素理论中的“要素”,不是现代科技定义的那种;传统的“要素”不过是“普通构成元素”的意思,传统六要素理论实际是说:记叙文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元素构成的。
  是吗?
  即便是,这个“六元素构成理论”也不对!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