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快乐并痛着

作者:张 者




  《桃花》作为《桃李》的姊妹篇两部长篇是对应的。《桃李》写的是放纵,而放纵就会偏移,会出轨;《桃花》写了坚守,而坚守可能会固执,会保守。知识分子面对社会生活是“顺”还是“逆”呢?俗话说:“历史潮流滚滚向前,顺之者倡,逆之者亡。”可是,在《桃李》中,顺者却亡了,在《桃花》中逆者也亡了。当代知识分子到底是顺还是逆,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
  问题解决不了就会有痛苦,感伤也就伴随着来了。只不过我所表现的感伤和人家的不一样罢了。有的作品的感伤会让人喘不过气,就像浓雾将你包围。我表现的感伤是在阳光下的感伤。阳光明媚、鲜花盛开,大家嘻嘻哈哈好像心情都很好,可是当自己一转过脸去,心中就有一种痛,这种痛是什么呢?说不清楚也道不明白,你也无法向任何一个人去说,你给师弟说你的感伤,师弟会笑你酸;你给师姐说你的感伤,师姐会笑你傻。这年月朗朗乾坤的,你去说感伤,这不合时宜呀。这是一个连感伤都无处说的世界,开放的桃花不仅仅笑春风更笑你。
  无论怎么痛苦有多大的心理压力,无论如何你总要活下去的,所以,现代人需要幽默,需要减压,需要那一笑了之。我认为“痛并快乐着”不是一种幽默状态,“痛并快乐着”先有“痛”然后才“快乐”,是对痛的一种享受。这是一种真诚和自我牺牲的状态,是一种信仰,为了一种信仰即便是痛也是快乐的,这其中包含了一种隐忍、一种忍耐。这应该是上个世纪末的社会生活状态。
  当代生活的真实现状是“快乐并痛着”。这种状态和“痛并快乐着”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快乐并痛着”才是一种幽默状态,这是我作品中表达的状态,也是当代生活的真实状态。在一种欢乐中的痛苦,是一种苦笑。能笑出眼泪的那种,能笑得让人心疼的那种。这种状态是笑在前,笑是一种无奈,是一种无助,一种哭笑不得,笑过了心中隐隐约约地有痛感。
  现在不都是这样嘛。别看大家在一起嘻嘻哈哈笑着闹着好像很开心,可是转过脸大家都在流泪。现在是一个有问题的时代,物质生活已经高度丰富,精神生活高度贫乏,人们缺乏信仰,不知道把·心交给谁。这是一种时代病,全世界都一样,基本上无法解决。过去在科技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对自然社会还认识不清,还可以信鬼、信神、信上帝,可是现在的人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了,鬼神上帝都无法去信了,心也就空了,装不下任何东西。
  这样的状态往往会以一种“轻”为心理基调的,可是,文学作品需要的却是一种深度和重量,这几乎是我们确立优秀作品之所以优秀的法则之一。用“轻”去反映“重”的状态,这是一个创作难题。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避重就轻,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