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寻找人生中的宝贝

作者:范 稳




  2003年夏季,我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州府香格里拉,终于又见到了89岁的此登都吉老喇嘛。我从昆明专程而来,走了近七八百公里的路,他从澜沧江峡谷深处的一所寺院里,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翻越了海拔5000来米的白马雪山与我见面。这次会面我已筹划了将近一年,一个千里迢迢赶来的汉人和一个翻山越岭而来的老喇嘛重逢,由此便奠定了这本书的第一块基石。从一年前我在昆明见到他时起,我就知道,这不但是一个从历史纵深处走过来的老人,还是一个往返于人间和神灵世界的使者。在过去的岁月里,此登都吉老人曾经沿滇藏茶马古道赶马11次去过拉萨,最远到过印度噶伦堡。他出生入死为人赶马并非仅是为了生存,更为了心中的梦想——一支快枪。
  就是从此登都吉那里,我知道了流行于此地的关于“藏三宝”的动人传说。康巴汉子们那时把拥有快刀、快枪、快马视为人生中的三件宝贝。这是那个跃马横枪的时代一个男人的荣耀和骄傲。此登都吉在年轻的时候,为了拥有一支快枪,不惜到寺院去贷高利贷。这一笔为实现梦想而发生的借贷让他赶了一辈子的马,而且到最后还一无所有、家破人亡。
  尽管都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情,但我感到往昔的峥嵘岁月在这个将近90岁的老人脸上,几乎看不出一点痕迹和波澜。他依然健康——至少比他的同龄人健康得多,开朗,平和,幽默。直到今天,还在为当年能拥有一支快枪而自豪。一个人年轻时候,没有值得骄傲的往事,哪怕儿孙满堂,寿终正寝,也是很悲哀的。
  于是我开始在藏区大地追寻“藏三宝”的踪影,不是在今天去寻找快刀、快枪、快马,而是去发掘那些隐没在宁静的村庄、深切的峡谷、高远的雪山下的久远传说和故事。为了心目中的“藏三宝”,当年的此登都吉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抵押了出去,现在我把自己的文学梦想也抵押出去。这个世界有最完美的宝贝吗?有永恒的宝贝吗?
  在雪山峡谷、草原村庄里的寻访中,我逐渐明白,其实这个星球上的人们,不分民族,不分贵贱,不分地域国家,都是在寻找自己心仪的宝贝。小到情人手中紧攥着的一粒红豆,大到皇冠上烨烨闪光的宝石。这些被人们追逐探寻的宝贝,有的是物质的,有的是精神的;有的永远可望而不可及,有的到手后却发现已经丧失了当初的价值和意义。
  也许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一种宝贝和寻找这宝贝的一类人,它并不代表财富,也不意味着荣耀,更不会属于某一个人。它只属于人的心灵,属于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多数情况下,它是精神的东西,是信仰里的虔诚,是苦难中的坚韧,是伤害之后的宽恕,还是仁慈,是悲悯,是爱。比如书中的那个磕长头去拉萨朝圣、寻找佛、法、僧三宝的喇嘛。
  这与其说是我要在藏区寻找完美和永恒的宝贝,还不如说是在寻找自己一度迷失的心。我知道许多人在这片雪域佛土上被感动,被震撼,重新找到了自己。我也希望在我的寻找和写作中,让久已麻木的心再度激荡起来,让逐渐冷漠的热血像那些康巴汉子那样跃马奔腾起来;我更希望我的读者通过阅读这本寻找人生中不同意义的宝贝的书,找到自己心中真正的宝贝——不论是“藏三宝”还是别的什么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