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期

殿本之数量(清宫典籍文化简介之二)

作者:大 江




  前次已经介绍,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刻书活动兴盛,所刻书籍纸墨优良,校勘精审,书品甚高。武英殿所刊刻的书籍,在版本学上即以刊刻地点命名而称之为“殿本”。实际上,清代武英殿刻书是从明代内府刻书发展而来。明代经厂是明代内府刻印中心,由内廷太监管理和主持。而清代武英殿则不同,主事者是由皇帝挑选的全国最有学问的硕学鸿儒,刻印工匠也是百里挑一。自然,清代武英殿本要高出明代经厂本许多。
  武英殿刻本是清代内府本的代称。那么,武英殿所刊刻的书籍,究竟有多少呢?武英殿刊刻的图书,大型丛书有《古今图书集成》(10000卷)、《四库全书》(79300多卷)等,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一般书籍。粗略统计,这些书籍的数量如下:
  顺治时期,内府书16种,79卷;
  康熙时期,武英殿本57种,5418卷;
  雍正时期,武英殿本72种,11998卷;
  乾隆时期,武英殿本156种,16484卷;
  嘉庆时期,武英殿本28种,4130卷;
  道光时期,武英殿本12种,952卷;
  咸丰时期,武英殿本2种,19卷;
  同治时期,武英殿本1种,10卷;
  光绪时期,武英殿木刻本22种,14994卷;石印本7种,11705卷;铅印本7种,3010卷。
  以上述资料统计,清廷刊行的内府书籍385种,55222卷,8种不分卷;武英殿聚珍版138种,2414卷;武英殿袖珍版13种,940卷;合计544种,58500卷。
  
  故宫博物院成立以后,这些大量的珍贵图书集中于寿安宫,建立了故宫图书馆,馆中还专门设立了殿本库。1933年,故宫珍贵文物装箱南迁,后于1949年运往台湾。在运往台湾的珍贵文物中,图书约占了三分之二。1983年,台北故宫博物院编纂《故宫博物院善本旧籍总目》,著录该馆馆藏善本和普通古籍,其中收录殿本书籍约有50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