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5期

施闰章《西湖竹枝词》

作者:朱则杰




  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号愚山,其《施愚山集·诗集》卷四十七有《西湖竹枝词》六首(黄山书社1992年5月至1993年6月第1版,第3册),以民歌情调描写杭州西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诗云:
  外湖游遍里湖游,南北峰高水面浮。弱柳新栽成絮少,不教飞去惹人愁。(其一)
  侬作葛洪井中水,郎似飞来峰上云。怪他昨日成轻薄,载酒偏浇苏小坟。(其二)
  荷叶横塘官路斜,吴姬日出浣春纱。儿家种莲取莲子,嘱咐游人莫采花。(其三)
  西陵松柏已无林,天竺山头日欲阴。同向三生石畔拜,与郎世世结同心。(其四)
  郎渡钱塘妾断桥,春花秋月可怜宵。妾心似海愁无岸,不向江头去看潮。(其五)
  白玉搔头紫玉箫,香车细马木兰桡。但留歌舞长如旧,拼取黄金作六桥。(其六)
  按施闰章是安徽宣城人,但一生中曾数次游历杭州西湖,写有不少相关的作品。其诗集分体编次,同一体裁内部的作品虽然没有明确编年,但大抵都依照写作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因此,根据前后作品的排列次序,结合施闰章的生平事迹(参见《施愚山集》附录之四《施愚山年谱简编》),可以推断这组《西湖竹枝词》写于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春夏之际。
  偶阅今人雷梦水、潘超、孙忠铨、钟山等四位先生合编的《中华竹枝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其中浙江省杭州地区所收基本上都是关于西湖的竹枝词(见第3册)。其数量之多,几为天下同类景点之冠。但所涉作家,却主要是元明两朝,清朝反而很少。这里的原因,显然是由于清代文献特别是诗歌的整理相对滞后。而事实上,清代诗人所写的西湖竹枝词,比这里已经收集的真不知要多出多少倍。例如今人顾希佳先生选注的《西湖竹枝词》(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5月第2版,收入《西湖文艺丛书》),其中所涉清代作家与作品,绝大多数就为《中华竹枝词》所缺漏。而该《西湖竹枝词》成书远在《中华竹枝词》之前,可以肯定后者的编者并没有留意到该书,不然便能够从中获得大量的线索。即如所说施闰章这组《西湖竹枝词》,该书就曾经选录其中的第五首(见第147页),而《中华竹枝词》却一首都未曾录及。现在我们将它全组抄录在这里,也仅仅是当作一个清代诗人西湖竹枝词的例子而已。
  施闰章这组《西湖竹枝词》,实际上原先还并不止六首。最近《文献》杂志2005年第3期所载陆勇强先生《新见施闰章集外诗文辑考》一文,最末一题就是《西湖竹枝词》二首(“女儿二八妒花枝”、“越苧吴罗巧称身”云云,见第266页),辑自康熙年间魏宪辑《百名家诗选》“施闰章”卷;该处本题凡“八首”,所多二首原次上引第二首“依作葛洪井中水”云云之后(可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397册)。这较之施闰章本集所收的六首,等于增加了三分之一。
  同样,上及顾希佳先生选注的《西湖竹枝词》,其中也还录有施闰章的另一首《西湖竹枝词》(第146页):
  苏公堤下水盈盈,采莲歌罢露沾襟。藕丝寸寸真难断,莲子房房各有心。
  此诗今本《施愚山集·诗集》及《补遗》,乃至魏宪《百名家诗选》均未收录,因此显然也是一首佚作。目前所知它的原始出处,为雍正年间浙江巡抚李卫和傅王露等人合编的《西湖志》卷四十一《艺文·十一》“竹枝词”,系所录施闰章三首之一(其二、其三为上引第一首“外湖游遍里湖游”、第五首“郎渡钱塘妾断桥”云云,可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42册)。稍后乾隆年间梁诗正、沈德潜等人合编的《西湖志纂》)卷十二《艺文(诗、词)》“七言绝句”类,据该《西湖志》选录其中的前两首,此诗亦在(可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6册)。再就是今人原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局长施奠东先生主编的《西湖志》卷二十二《艺文》“西湖竹枝词”类,其中所录施闰章诗,则正好只有这一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这样,施闰章这组《西湖竹枝词》,本来至少应该有九首。至于顾希佳先生当时所选,从它另外还有也只有一首“郎渡钱塘妾断桥”云云来看,很可能依据的是李卫等人的《西湖志》,而非《西湖志纂》,更非施闰章本集。
  此外还可注意的是,施闰章友人方文,其《嵞山集·续集·西江游草》最末一题为《竹枝词》十首,小序曾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2月第1版):
  尚白方选刻《西湖竹枝词》,征予作。予旧稿不存,舟中适有所思,遂书以应之,不必切西湖也。
  根据这个记载,施闰章(尚白其字)非但本人写作过《西湖竹枝词》,而且还征集过同时代人的作品,“选刻”为《西湖竹枝词》一书。后来施闰章长孙施琮编纂的《寄云楼书目》,在施闰章“选评”这类书目中,也列有《西湖竹枝词》一种(见《施愚山集》附录之四),可见其确实已经成书并付刻。只不知道该种《西湖竹枝词》,原书是否还流传人间。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