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1期

如何提升内容创新能力和文化影响力

作者:佚名




  “万有文库”曾在中国出版史上留下佳话,至今出版人还津津乐道。现在的“文库”也很多,但要经受住读者的审视和时间的检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中国文库、世纪文库、湖湘文库、岭南文库均为再版图书,而凤凰出版集团另辟蹊径,推出的大型综合性人文社科文库——“凤凰文库”,新版图书和再版图书为六比四。到2008年9月止。首批出版的124种,新书占60%。
  据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谭跃介绍,凤凰文库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培养内容创新能力和文化影响力的核心产品,旨在提升凤凰版图书在出版界和全社会的形象,形成凤凰版图书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它的出版思路是,立足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流,立足于中国现代化背景下的文化创新,努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展示当代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发展风貌,使文库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创新精神。“凤凰文库”以若干主题系列的形式呈现,首批推出7个主题系列: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政治学前沿系列;纯粹哲学系列;宗教研究系列;人文与社会系列;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外国现当代文学系列。
  谭跃说,他们不图虚名,立足创新;强调品位,品种宁可少,不要滥,多为名家经典;锻造品牌。以高度的使命感,站在文化建设的高度,实现出版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力图在中国出版史上留下一点痕迹!
  9月25日,“凤凰文库”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专家学者们对此议论风生。
  
  乱世盗坟。盛世修典:出版家有引导市场的责任
  
  陈众议(中国社科院外文所所长、研究员):众所周知,在全球化和全球市场经济大潮下,文学的边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今天,人们不是因为追求物质生活而对文学不屑甚至嗤之以鼻,便是愈来愈满足于简编、缩写、导读、图像和网络游览,甚至标题式的“浅阅读”、“泛阅读”。于是,那些所谓的新新写作,以空前活跃的姿态进入我们的视阈、我们的生活。游戏化、低俗化、恶俗化趋势正像瘟疫一样在网络和许多平面媒体中蔓延。真正优秀的文学却不断跌入忘川,甚至遭到缺席审判。
  用最简单的话说,当今文学一方面因为文化的多元、价值的多元、世界的多变、生活的多变,而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使人莫衷一是;另一方面。狂欢式的极端自由又不可避免地引导人们胡思乱想、胡说八道、信马由缰、信手涂鸦,甚至给文学妄下死亡判决。
  凤凰出版集团不苟且。他们在彼之岗,高瞻远瞩,为文化传承和积累慷而慨之,而且有志尚,也有实力为时代和世界文化把脉,信守中国特色,在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取向上坚守龙居凤栖之高地。具体到外国现当代文学,我们都知道出单本易,出系列难;出古典作品易,出现当代作品难。我有幸作为译林出版社的作者,见证了她从筚路蓝缕到辉煌如馨的全过程。此次收入“凤凰文库”外国现当代文学系列的,无疑是精品中的精品。
  我想说,市场有选择的自由,但出版家也有选择市场的权利、引导市场的责任。乱世盗坟,盛世修典。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凤凰文库”以提高和净化文化阅读和文化市场为己任。读者幸甚,中国幸甚。
  张海鹏(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近代史所原所长、研究员):这样大规模推出国内外学者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著作,是我国出版界和学术界的大事,值得祝贺!
  我大略观察了几个系列的书名和作者,许多作者都是我国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如哲学系列的叶秀山先生,宗教学系列的金宜久、杜继文先生,他们的哲学宗教学著作,都是可以长期占领书架,可以传世的。这些著作对于繁荣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对于我国的文化积累,对于我国学者的研究参考,都是极有意义的。
  党中央领导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这是体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最为重要的理论和学术工程。“凤凰文库”推出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意义重大。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凤凰文库”的名义,狠抓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著作的出版,为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起到了推手的作用,是很了不起的。他们的这种经营方式。在出版事业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和市场经济的结合,值得肯定。
  
  出版商质量、高品位的书籍。引领文化发展
  
  楼宇烈(北京大学教授):我国在经济实力方面已经受到了世界的瞩目,整个社会迈向现代化。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感觉到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所有经济实力最后都要落实到文化的层面上来,所以出版高质量、高品位的书籍有引领文化发展方面的作用。
  今天,我们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抉择。我们的社会开始走向现代化以后,文化应该怎么走?是完全接受西方文化呢,还是把它嫁接到传统文化上继续发展呢?建设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家,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是文化的特色。经济上的共性比较多,而文化上是有差异的。在世界多元文化当中,我们的中国特色是什么样的,而且怎样展示给世界,这就是文化上的建设。
  凤凰集团出版的这些书里面,过去我也看过不少,尤其宗教类图书。其他的我关心的有“海外中国研究系列”。这个系列非常重要。百年来,由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不断批判,很多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失去了信心。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国外的一些学者怎么样看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当前的文化,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和启示。我希望有更多的关于这个方面的介绍。
  西方从文明到野蛮,再走到文明。从文明到野蛮是指中世纪,再到文明,里面很多是东方的文明,其中包括中国的文明。我想这些东西,我们所唾弃的东西,西方恰恰是在东方文明里面吸取了很多的精神,包括人文精神。问题是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没有深入的研究,也没有从中得到启示。
  最近我常常讲到这样一个问题,向西方学习,这是没有错的。究竟我们学习西方什么东西?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就是学习西方人对于自己文化传统的尊敬、信心、认同。我们现在在这方面是比较缺乏的。如果“凤凰文库”的书可以让民众通过这些书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所认同和信心,我想它在推进现代化的建设中,就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希望这个文库把我们国内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吸收进去,同时把西方优秀的成果吸收进去。因为现在很多中国人远远赶不上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西方学者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立场上,他们有一些研究,不比我们中国的研究浅薄,有的非常深刻,有的甚至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示。积极地介绍这些方面的作品,对于增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信心有很大的帮助。
  钱乘旦(北京大学教授):凤凰集团敢于把钱拿出来推动中国的学术发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