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8期

施蛰存《闲寂日记》《昭苏日记》疑误辩正

作者:杨长富




  《闲寂日记》《昭苏日记》,施蛰存著,文出版社2002年1月版,28.00元。
  
  施蛰存先生的《闲寂日记》并《昭苏日记》已由文汇出版社出版。施先生是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被誉为“海派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其日记的出版,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他的工作、生活、思想和感情,而且有助于现代文学史和学术史研究。施先生日记的内容博综古今中外,信笔所书,有些墨迹略近行草,辨认确有难度,整理亦殊非易事。笔者展读一过,疑误之处四十余例,兹择其要者,试加按语,胪列如次。幸编者及读者是正。
  
  一、人名误例
  
  1、阅陆氏二俊集,裴柯之注吴书所引诸铭颂均无有。(1962年10月14日,《闲寂日记》第4页)
  按:“裴柯之”,释文误。裴松之(372~451),字世期,南朝刘宋河东闻喜人。裴奉敕注《三国志》,“鸠集传记,增广异闻”,很受文帝赏识。检手稿“松”字,右部笔画牵连,向左下勾出,遂误释为“柯”。
  2、碑为武后时所立,撰文者同上,均固武后时人。(1962年10月23日,《闲寂日记,》第8页)
  按:“同上”,释文误。闾丘均(约709年前后在世)唐益州成都人,景龙中为太常博士。有文集十卷不传,存诗一首(《全唐诗》卷九十四)。“大周昆明隋西爨王之碑”撰文者上文未涉及,“同上”二字乃失去凭藉。释文误读复姓“闾丘”为“同上”,复为点断,割裂人名为平常叙述语。
  3、得李百凤寄赠碑拓一包惟隋唐墓志各一种,宋刻嵩山罗汉洞记一种未有,余皆重复。(1964年5月14日,《闲寂日记》第127页)
  按:“李百凤”,释文误。李白凤(1913~1978)原名李爱贤,又名李逢。祖籍北京,生于四川,定居开封。是我国现代学者、诗人、作家、书法篆刻家,施先生的故交,李逝世后施先生有《怀念李白凤》回顾两人的交往。日记中李白凤的名字多见,此处当是音形相近致误。
  4、晨戈子培送来金石拓片一束,内有李笙渔手拓慧新造像,甚佳。(1965年5月16日,《闲寂日记》第174页)
  按:“李笙渔”,原稿误;“慧新”,释文误。李嘉福(1829~1894),字笙鱼,一字北溪,清浙江石门人,精鉴赏,富收藏。阅中国国家图书馆网页“碑帖精华”栏目,有拓片《慧影造像记》图片。其面像题跋署“石门笙鱼弟李嘉福”,并钤“笙鱼拟古”、“笙鱼手拓”。钤印模糊莫辨,题跋手迹清晰。此合为李嘉福字“笙鱼”而非“笙渔”的力证。慧影(546年前后在世),南北朝时潼州迁善寺“四论师”,撰《大智度论疏》,已残佚。背记拓片图像“比丘释慧影”文字明晰可识。
  5、到北京,住北师大招待所。至大山处。(1981年7月7日,《昭苏日记》第2页)
  按:“大山”为“灿”字之误。“灿”即施灿衢(1915~?),是蛰存先生的三妹,时居北京。日记记北京之行,见有“在灿处晚饭归”(7月8日)、“晚在四川饭店吃饭(学生请灿衢)”(7月18日)、“午在灿妹处饭”(7月20日)语句。行书“灿”,偏旁“火”字酷似“大”,释文离析为“大山”,遂误。
  6、寿石工《词学讲义》,梁启勤《词学》,孙人和《词选》。(1981年7月10日,《昭苏日记》第4页)
  按:“梁启勤”,误。梁启勋(1876~1965)字仲策,广东新会人,梁启超的二弟。其词学著作还有《词学铨衡》《稼轩词疏证》,另有《中国韵文概论》《曼殊室随笔》五卷等,译有《社会心理之分析》《世界近世史》等。检原稿为“梁启勲”,“勲”为繁体行书,可识。
  7、午访陈谦与,晤周退密,汪钦生、徐润周。(1982年7月2日,《昭苏日记》第50页)
  按:“汪钦生”,释文误。汪欣生(1983年冬在世)为画家周炼霞女婿,能文工书,教育工作者。
  癸亥冬汪一病不起,周挽之以联云:“千万里归来,匆匆一面,何期天上乘龙,人间泣凤;卅三年相处,抑抑多思,忍见经空绛帐,尘满东床。”汪为施先生友人,日记中亦多见其名,释文仅此一误。
  
  二、书名误例
  
  8、阅独关斋金石文跋,多取高邮王氏说,亦有未说明者,不无剽窃之嫌。(1962年10月20日,《闲寂日记》第6页)
  按:“独关斋”,当为“独笑斋”。郑沅(?~1943),字叔进,号习叟,室名“独笑斋”,湖南长沙人,清光绪二十年探花,后隐居沪上,鬻书自给,工书法,精鉴赏,尤精碑帖法书考释,著有《独笑斋金石题跋记》。沅父郑业敩,亦著有《独笑斋金石文考》。虽不能臆断《独笑斋金石文跋》即为郑氏父子所作,但据“多取高邮王氏说”语,当为乾嘉以后作品,应与郑沅之独笑斋有关。行书“笑”与“关”形近,释文遂误。
  9、阅春在堂随笔、郎潜纪闻、燕下乡唑录,签出金石遗闻数十则。(1962年10月28日,《闲寂日记》第11页)
  按:燕下乡唑录,原稿误,释文未察照录。《燕下乡脞录》十六卷,又称《郎潜纪闻二笔》,清人陈康祺所撰史料笔记。清杨岘序解其书名谓:“燕下乡者,辽地名,君京邸近之,故名书……夫脞之为言,细碎也,著书如君,而奚细碎之有邪?”《说文》:“唑,目小也。”其义与书名不协。或有出版物将“脞录”误为“胜录”,此皆为不明字义且形近致误。
  10、因以雷夏叔叩之,果是其先世。丈出示诗经正伪抄本一册,题华亭雷维浩撰,云即夏叔之名。(1962年12月8日,《闲寂日记》第23页)
  按:诗经正伪,释文误。诗经正讹,华亭雷维浩(夏叔)所撰未刊稿,抄本为雷氏后人收藏。检日记原稿,字迹为“譌”,是“讹”的繁体字,释文误为“伪”。
  11、又古籍书店有浙西六家词灵本采边词黑蝶斋词合本。亦以五角得之。(1963年6月13日,《闲寂日记》第70页)
  按:“采边词”,释文误。康熙十八年(1679),龚翔麟将朱彝尊《江湖载酒集》三卷、李良年《秋锦山房词》一卷、沈嗥日《柘西精舍词》一卷、李符《耒边词》二卷、沈岸登《黑蝶斋词》一卷、龚翔麟《红藕庄词》三卷合刻为《浙西六家词》。“采边词”实即《浙西六家词》中李符的《耒边词》。李符,号耕客,词集名“耒边”,正反映了“带月荷锄”文人轻松妍美的诗意。
  又:“灵本”疑为“零本”之误。浙西六家词,既有合刊本,亦复应有分刻本。“零本”当谓拆散之零本,盖繁体“灵”与“零”行书难辨致误。
  12、阅瀛奎律髓、唐诗鼓吹选,诗多有同者。(1963年8月3日,《闲寂日记》页79)
  按:唐诗鼓吹选,释文标点误。应为“阅瀛奎律髓、唐诗鼓吹,选诗多有同者。”《唐诗鼓吹》,十卷,“金元好问编,元郝天挺注。所录皆唐人七言律诗,凡九十六家……与方回《瀛奎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