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3期

少年中国学会的解体与五四知识人的政党化

作者:尤小立




  《少年中国学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8月版,以下凡引此书,均仅注页码)是吴小龙博士生前最重要的一部学术著作。此书在作者2001年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历时五年补充修订方正式出版。
  少年中国学会这个在五四时期青年社团中,会员最多、历史最长、影响深远的学会一向为学界所忽视。除去众所周知的原因外,它成立的时间,也影响了它的成长和历史地位的确立。五四时期最辉煌的事件,一个是1915年9月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另一个是1919年5月4日的“五四”学生运动。如果说,前者主要是由《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的一批新派知识人中的老师辈所领导,后者则与学生社团——“新潮社”与“国民杂志社”有关。从时间上看,少年中国学会筹备于1918年6月30日,1919年7月1日正式成立,此时新文化运动早已结束,“五四”学生运动基本告一段落,“主义”的角逐与新生社团的大量出现成了那时节的社会生态。而新文化一代老师辈思想取向上的分歧也已经肇端于世。从人员的组成看,少年中国学会中既有原《新青年》编辑部老师辈中的李大钊,也有属于学生辈的王光祈、邓中夏、恽代英、黄日葵、徐彦之等。从地域上看,会员分布在北京、成都、南京以及法国巴黎。这些也给学会本身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困难。
  然而,时间上的“不利”,对后世的研究者来说,恰可能是一个契机。因为通过少年中国学会的个案,也可以看到在时局急骤变化之时,现代中国的青年知识人的思想变化以及他们如何在社会的影响之下做出个人不同的选择。其实,这未始不是吴小龙研究少年中国学会的初衷。学术研究讲的是“有学术的思想,有思想的学术”,从研究的选题上,已经能见出学者的眼光和学问的高下了。
  民间社团是近代中国的一个新生事物。早期的社团,一般是由开明士绅或青年学生所组建。按照学者的归纳,二十世纪初新知识界的社团的特征有二:一是民间性质,很少官方色彩;二是其成员以新知识界为主体,士多绅少,而且绅也主要是与文教新闻事业有关之人,商或与商、官关系密切的绅较少介入(参见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5月版,第288页)。五四时期的学生社团,像国民杂志社和新潮社分别成立于1918年10月和11月,它们与“五四”的前兆,1918年5月北京学生为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而发起的首次大规模请愿有关。据周太玄(无)回忆,少年中国学会的酝酿期从1917年秋开始,差不多经历了一年。筹备期则始于上述的1918年6月30日(《关于参加发起少年中国学会的回忆》,见《五四时期的社团》(1),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4月版,第536~549页)。显然,它也是北京学生首次大规模请愿的产物。
  我们不能说,五四时期新知识界的社团都起于爱国或者救国,但是,说大部分的社团都是以富于民族主义性质的爱国或者救国为号召而组建,应该不会错。少年中国学会也不例外。但与国民杂志社不同,它没有一开始就以“行动”为目的,致力于国民运动,而是像新潮社一样,将思想与学术作为自身努力的方向。正如作者指出的,“在‘少中’的活动构想中,学术研究的内容占着主要的位置”(第17页)。
  矛盾也就在这里。一方面是现实的爱国或救国,一方面是非现实的学术研究的诉求,彼此之间的层面交错,已经为少年中国学会后来的分裂和解体埋下了引线。然而,内在的矛盾在筹备期只是潜伏在那里,如果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也不会有历时七年的少年中国学会。这中间,筹备人的热情、“少年中国”的理想是一个很好的柔顺剂。而青年人之间的友情、乡谊则是结社的粘合剂。左舜生后来回忆说:“在最初几年‘少中’的会员问,实在没有给我留下半点不良的印象,这与我后来所过的党人的生活,和政治上一切钩心斗角的把戏,真是截然不同,而具有充分的人味”(第50页)。“振作少年精神,研究真实学术,发展社会事业,转移末世风气”(第19页。此宗旨在学会正式成立时,改为“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少年中国学会筹备初期所提出的学会宗旨充满了理想主义。而学会的目标,用王光祈的话说,就是“集合全国青年,为中国创造新生命,为东亚辟一新纪元”(同前)。
  对“新纪元”的向往,在1919年的中国并不鲜见,不仅王光祈,李大钊也一样。后者曾经在《每周评论》上撰文,题目即是《新纪元》。可见,乐观的理想主义也是部分新文化老师辈的思想底色。作为少年中国学会最主要筹备人,少年中国学会的“灵魂”人物王光祈是值得注意的。这位中国大学法律系的毕业生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关系密切。笔者曾统计过《每周评论》作者的发文情况,在《每周评论》中,除陈独秀、李大钊、高一涵以外,王光祈与张申府、张慰慈的发文数量并列第四位。如果不是后来他着力于《少年中国》的编辑及少年中国学会的日常工作,很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文章在《每周评论》上出现。
  也许我们可以不同意作者把少年中国学会对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认同归结为“对一种理想社会的真诚而急切的信念”、“对科学、理性的无上崇仰”和“对现实政治的否定、拒绝和回避”(第8页)等三个方面。因为不仅少年中国学会成员的思想充满了多歧性,李大钊很早即注意到成员间的思想差异,而且新文化运动也并不是三个方面所能涵盖的。但少年中国学会与新文化老师辈的关联确实相当紧密,哪怕成员间思想的差异性上也是一致的。
  思想的差异性本身就是学会政治的一部分,少年中国学会成员对此并非没有自觉,相反努力在追求着这个境界。他们的理想中的学会是砥砺品德,研究学术的团体,而不是政党性质的组织,就连少年中国学会中政治意识最强,后来成为青年党党魁的曾琦在1919年10月留法之前也发表公开信提醒同人要“严防政党的利用”(第48页)。但正如作者所言,理想的宽泛使少年中国学会区别于其它具有党派性质的团体,而各说各话地表述理想,也是在高度的理想认同的前提下进行的。(第52~54页)左舜生“由少数同志组成一种学术事业生活的共同集合体”以对抗“愚昧”、“生计的艰难”以及“缺少精神修养”等“人生的堕落”的愿望(第63页)之所以得到王光祈的热烈响应,是因为在一个急骤变化的时代,知识青年们企望走出迷惘和困惑,他们寻求理想的新生活的诉求是相同的。
  少年中国学会筹建前后,他们设想的几乎全是文化事业,无论是刊布图书、发行杂志,还是组织演讲以及学术谈话会,都是在思想文化的范畴之内的。如果少年中国学会就这样发展下去,它在思想文化上的成就是不可估量的。但1919年“五四”以后的中国,书斋里学术已经受到质疑,变得不再时髦。这无疑影响到青年知识人的选择。而从学会组成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本身就在谋求对社会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的思想与学术。
  学会政治的单纯性、理想性同时也造成了它的脆弱。特别是,当原先只是作为背景存在的那个民族主义的初衷得到社会氛围的簇拥而转变成似乎是改造旧社会、构建新生活的坦途时,知识人对纯粹学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的怀疑也就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