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后小记


 



  对广大的劳动者而言,出版是一件奢侈的事。而当今,对于职业的笔耕者来说,谋求愉快的出版也是一件奢侈的事。在绵延的遗憾、失望、愤怒、妥协的长流中,能在当年印出自己稚嫩初作的出版社、由当年的编辑代烦代劳、再版一本如同自己脚印的作品集,是一件难求的美事。

  这本书就是这样,由我在作家出版社印行过的两本散文集为基础,再添之若干新作编选而成。一本是《绿风土》,我的八十年代的第一本散文随笔;另一本是新近的《一册山河》,印于二○○一年。童言无忌的、生在福中却说愁的过去,和举步踯躅的、时有墨虽浓惊无语之感的此时--在集中互成掩映,令作者不禁感慨。

  两本书的责任编辑都是任劳任怨的潘静,她和丈夫王志民都是我在乌珠穆沁草原插队的前辈。当年他们在天安门广场严冬誓师、奔赴内蒙古茫茫雪原的消息,强烈地打动了那时的我,催我追随而上,在次年也当了一名新牧民。所以说,这本书的纠葛,也许能一直上溯到那个艰辛丰满的时代。

  所以这一册之中,隐现着自己的履历。我盼它们没有写得愈来愈差,也想表达自己渴望写得更好的决意。为了这份难得的体验,我仿照《绿风土·编后小记》的旧例,为关心和错爱我的读者,特作新记附于卷末,并等待着读者严厉的指正。


  2005年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