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丕模:杜甫的六首诗




  ——关于“三吏”“三别”

  新 安 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 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 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 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潼 关 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 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 关将,慎勿学哥舒!”

  石 壕 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 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新 婚 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 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 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 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垂 老 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 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 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万国尽征戍,烽火被 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无 家 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 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史知我至, 召令习鼓鼙。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 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三吏”、“三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的诗人杜甫的组诗。 这组诗共六首,前三首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简称
  “三吏”;后三首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简称“三别”。 这组诗的主题,都在集中地揭露唐帝国的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和歌颂人民为国 献出力量和生命的高贵品质。
  “安史之乱”,是异族对中国的掠夺与破坏,扑灭“安史之乱”的战争, 是正义的战争,符合人民的要求的;但由于唐统治集团的政治腐败、兵役制 度的不合理,又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也是人民所不能忍受的。诗人在 这组诗里既鼓励人民的抗敌热情,又同情人民的生活苦难,深刻地体现出诗 人伟大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
  这组诗,把这一历史时期人民的生活和历史事件,根据一些具有特征的事物集中地完整地概括出来,活现出当时人民在战乱中的苦难形象和战斗形 象,所以历代批评家称这组诗为“史诗。”
  这组诗,代表着杜甫诗歌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最高成就。在这组诗中,写出了表现思想内容的矛盾,诗人在反映现实时,使这个矛盾在人民 的切身利益这一点上得到统一。《新安吏》前半截写差吏凶暴地强征未适龄 的青年(中男)出征,呈现着“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悲惨情景,后 文却又说出“送行勿泣血,仆射(郭子仪)如父兄”的慈祥话,以安慰送子 弟出征的父兄们。《潼关吏》前半截写士卒筑关劳苦,后文请求守关的将官, “慎勿学哥舒”,要决心守住人民所筑的险要。《石壕吏》前半截借“老妪” 口吻道出一家壮丁全上前线,老弱在家忍受饥寒的凄凉情景,后文却又写“老 妪”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急应河阳役”。《新婚别》前半截写新妇不忍与 征夫别离的痛苦,发出“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感叹,后文却又假借 新妇的口吻,劝告征夫“勿为新婚别,努力事戎行”。《垂老别》前半截写 老翁出征,不忍与老妻话别的悲惨情景,后文却又写出老翁“塌然摧肺肝” 的心情下,“弃绝蓬室居”,踏上“征戍”的征途。《无家别》前半截写一 位战败归来的战士看到故乡荒凉的现象,不得不从事“荷锄”、“灌畦”生 产工作以解决生活,后文却又写出这位战士在“人生无家别”的惨痛情况下, 又到本州的军队里去了。
  这组诗,表现了极深刻的矛盾,这矛盾首先应该肯定是现实生活矛盾的 反映。在当时社会条件下,人民受剥削、压迫、战争等等摧残,生活是极端 痛苦的。诗人就在他的诗歌中真实地反映了这种生活,对人民的苦难寄以深 切的同情;但是,当时民族矛盾非常剧烈,诗人是力主抵抗外族侵略的。因 而在一定程度上他又鼓励人民参加卫国战争,这同样反映了在民族压迫下人 民的痛苦和要求。所以我们说,诗人思想上的矛盾,是人民思想上矛盾的反 映。由于剥削、压迫、战争等加给人民的痛苦,而人民又不能不爱国,因而 就咬紧牙关、含着泪水去服兵役,这就决定了作品本身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正是这组诗的人民性最深刻的表现。 现实主义的生活态度,构成了诗人的诗歌创作的人民性的内容;而诗人艰苦的勤劳态度,又使诗人掌握了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在这组诗里很形象 地表现了他对于人民在战争中所受灾难的同情,也很形象地表现了他对于人 民在战争中那种牺牲精神的尊敬。
  这组诗的表现手法,是在抓住典型事例进行的。
  《新安吏》就在抓住征集未适龄的青年出发的典型事例来刻划。开始用 “喧呼闻点兵”一语,烘托出征兵的紧急气氛。次用“肥男有母送,瘦男独 伶俜”两句,烘托出送别时的悲惨气氛。再从自然景象的描绘:“白水暮东 流,青山犹哭声,”来加重送行时的悲惨气氛。“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这是咀咒战争的残酷和差吏的狠毒。诗人很形象地描绘出不合理的兵役制 度。但下文接着安排了一些安慰那些出发的未适龄的青年和送行的父兄的 话,说他们有粮食吃(“就粮近故垒”),说他们在受训练(“练卒依旧京”) 说他们在做一些轻松工作(“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肯定官军有胜 利的把握,长官对士兵的照顾也是很周到,劝他们不要有顾虑。这一席话, 说得恳切动情,有鼓励未适龄的青年乐于上前线的鼓动力量。
  《潼关吏》就在抓住人民劳苦筑关的典型事例来刻划。诗人特别强调潼 关修筑的坚固、险要,构思是很巧妙的。“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这 坚固,是人民付出劳苦所得的代价;“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这险要, 也是人民付出劳苦所得的代价。从刻划人民劳苦的代价,来衬托出人民的劳 苦,比直接写人民劳苦还更有效。诗人很珍惜千百万人民劳苦的代价,着重 指出不要再蹈“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那种只恃险而不力战的侥幸心理 的错误,同时希望守将“慎勿学哥舒”,随便放弃人民用血汗所修筑的国防 工事,这也有鼓励将官坚决守关的精神作用。
  《石壕吏》就在抓住“老妪”的勇敢、善良的典型事例来刻划。它以差吏捉人作全诗的线索。从差吏夜间捉人,惊得老翁跳墙走,老妇出来应付, 一直到老妇被捉走,场面一个比一个紧张。从老妇口中,知道家中三个壮丁 都去服了兵役,而且已有两个战死;剩下在家的,就是没有“完裙”的儿媳 和“乳下”的孙子。老妇如此说的目的,是在掩护老翁,说明再只有自己可 以服兵役,故作“请从吏夜归”的请求,这里放出了不可磨灭的母性光辉。 下文“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是在说明捉人的风浪又平静下来。由紧 张、喧哗到平静、沉寂,正是此诗的故事的曲折性的表现。由于故事富有曲 折性,就能使主题在曲折矛盾中发展,加强艺术效果。
  《新婚别》是在抓住新妇在感情上不愿意新婚的丈夫去服兵役、而事实 上又不能不让新婚的丈夫去服兵役的复杂矛盾心情的典型事例来刻划。用“席 不暖君床,”“妻身未分明”的辞句,来形容婚姻时间的短暂。用“沉痛迫 中肠,誓欲随君去”的辞句,来形容新妇不忍分离的苦闷。但新妇又想了一 想,这是不可能的。“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因而只好勉强地鼓励新 郎“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诗人从冲突、矛盾中勾画人物的性格面貌, 非常鲜明、突出。
  《垂老别》是在抓住老人已献出了子孙、而且自己也抛家弃妻走上战场 的典型事例来刻划。“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流露着子孙都阵亡了, 一个人还活着干吗的沉痛;经过他的思想斗争,终于作出“男儿既介胄,长 揖别上官”的决定。随着出现“老妻卧路啼”的镜头,彼此相互劝慰,夫伤妻寒,妻劝夫餐,充分表现了农民的善良和夫妻间的笃厚感情。最令人感动 者:就是老人去投军,和老妻诀绝,强作“土门壁甚坚”的解说,强作“杏 园度亦难”的解说,强作“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的解说,自慰又慰妻, 高度表现着老人对敌人的仇恨和对乡土的热爱。
  《无家别》是在抓住战士战败归来、复离家投军的心理变化的典型事例 来刻划。战后的农村,是一幅“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 毛怒我啼”的阴森境界。诗人加强对狐狸的描写,就更能衬托出家乡的恐怖; 用“空巷”、“日瘦”诸辞汇,来形容农村的凄凉,与对于狐狸的描写就形 成一个调和统一的自然景象的形象。战士正在被破坏的农村废墟上,过着“方 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的耕种生活,县令忽又“召令习鼓鼙”,他又再度 服务兵役,发出“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的感叹,发出“人生无家别, 何以为蒸黎”的感叹。从他的感叹里,可以看出农村被战争破坏得很严重, 又可以看出战士的悲愤。
  这组诗,都在于善于捉住事物最主要的特征来表现社会的本质,的确是 一面时代的镜子。
  (原载《文艺学习》1956 年第 5 期)